学科代码:0832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源于1958年设立的发酵工学专业,1998年获批食品科学二级硕士点;2006年获批本学科一级硕士点;2021年获本学科一级博士点。学科是以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流通、消费等过程涉及的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食品营养、品质、安全特性为目标。学科围绕“健康中国2030”战略,面向世界食品科技前沿和经济主战场,注重与化工、机械、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构建了食品科学、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食品营养的研究体系,形成了“学科交叉、服务地方”的鲜明特色。学科现有专任教师72人,95%具有博士学位,51%具有海外研修经历。拥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各类人才38人,省级科研教学团队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政府机构中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动态、研究方向及部分学术前沿,系统掌握学科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具备实验技术、数据处理、分析技能,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和工程化实践能力,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有关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程技术、产品开发或相关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 区域特色食品资源加工技术及理论:以西北特色马铃薯、荞麦、豌豆、海红果等为对象,研究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和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梯次利用技术等。研究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食品大分子的构象变化、分子组装行为,以及这些变化和行为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及控制机理。
2. 食品质量与安全:以国家对食品安全科技重大需求为导向,与化工、人工智能和信息学交叉,针对影响西北清真肉制品、乳制品、谷物制品安全与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食品中痕量污染物精准检测、食品检测用新型生物材料、食品中兽药残留非靶向高效筛查、基于便携装备的快检技术。
3.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以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需求为导向,与轻工、材料学交叉,以茶叶、乳品等区域优势农产品资源为对象,研究农产品的生物发酵加工技术、食品新型超疏水抗菌包装材料、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梯次利用技术等。
4. 食品营养与健康:以健康中国战略对食品个性化和产业生态化的需求为导向,与药学、环境学交叉,以占全国第一位的苹果、猕猴桃等特色果品为对象,研究食品中功能成分的有效分离与利用原理、食品的绿色加工技术、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信号通路和机制、食品营养素的高效递送体系、个性化定制精准营养模式构建。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除应征入伍外的保留学籍)为5年。
五、培养方式
1. 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实行以导师负责的指导小组制,采用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 教学实践: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但必须面对学生,如参加本科生教学、辅导实验、指导学习、指导毕业设计或论文、主持课堂讨论等。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总学分 | 课程学习 | 学位课 | 科研活动 | 学术活动 | 实践活动 |
≥32 | ≥29 | ≥16 | 1 | 1 | 1 |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对于所学的课程,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取得学分。研究生至少应取得32学分,课程学分至少29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6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七、必修环节
研究生应进行科研、学术及实践活动,考核合格后获得3个学分。
1. 科研活动(1学分):研究生必须至少参加1项科研课题研究,由课题负责人进行考核并写出评语,考核合格后获得1个学分。
2. 学术活动(1学分):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完成以下学术活动,由学院活动组织者或导师负责记录考核,考核合格后获得1个学分。
(1)应至少参加10次由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学术报告或学术沙龙活动;
(2)应至少参加1次学校学术月活动;
(3)应在一定范围内主讲1次学术报告;
(4)应撰写 1 篇学科前沿发展报告或综述论文。 学校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研究生在高水平国际会议上宣读学术论文者可直接获得学术活动的学分。
3. 实践活动(1学分):研究生应参加实践活动,由导师或学院相关管理人员负责考核,考核合格后获得1个学分。主要形式有:
(1)讲课、辅导、协助指导本科生的实验和毕业论文等;
(2)深入社会基层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指导、社会服务等;
(3)研究生各类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参与等。
八、学位论文
1. 选题
一般应来源于本学科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论文内容应注重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科学研究上,研究课题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
2. 开题
学位论文开题工作一般应于第二学期内完成,且答辩通过后至少18个月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导师应作为评审小组成员参加开题报告会。评审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进行论文开题汇报,评审仍不合格者终止培养或走其他分流途径。
具体要求参照《必赢电子游戏网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
3. 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对其在课程学习、政治思想、业务素质、社会实践、开题之后的科学研究进展情况等各培养环节进行全面、综合性的测评。中期考核分“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两部分考核。一般安排在研究生进校后的第四学期。
中期考核报告必须以书面的形式递交给所属学科,导师对该生的中期考核报告给出评议意见,评语应包括对该生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评价,特别是计划完成情况、该生的表现、以及对后续工作的估计。
各学科应组织有导师参加的3-5人的考核小组对本学科的硕士生从入学至考核时的全面情况进行评议、汇总和分析,结合导师评价,给出综合评估成绩及评定等级。中期考核的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档。
具体要求参照《必赢电子游戏网站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执行。
4.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全部参加学校组织的盲审,盲审结果合格后方能参加答辩。答辩委员会要求由5名或7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硕导组成,成员中至少有2位院外或校外专家。对于校外(院外)专家不能连续三年聘请同一人。指导教师只能有一人参加答辩,且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答辩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并经2/3以上同意,方可建议授予硕士学位,并提请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如果答辩委员会认为论文没有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并认为可以考虑进一步修改时,应经无记名投票,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可做出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的决议。如果答辩委员会未做出修改论文的决定,任何人无权同意修改论文和重新组织答辩。
具体要求参照《必赢电子游戏网站硕士学位申请的若干规定》(陕科大校研〔2021〕12 号)中的有关规定。